默想:复活期第二周星期一

一些能丰富我们在复活期做祈祷的反思。

教会初期的基督徒的祈祷
我们透过圣洗圣事在基督内重生
圣洗圣事与在圣神内的生活


教会初期的基督徒的祈祷

在复活期,弥撒的读经一继续阅读宗徒大事录这本为我们叙述教会初期的步伐的书。这本书是了解教会初期的基督徒如何生活的最佳出处,也是圣施礼华为今天的基督徒找到启发的地方。我们在这些初期的团体里看到一个喜乐、万分感恩和超性的热诚的气氛,激励着他们与所有人分享自己的信仰。书中没有试图隐瞒他们在教会外、以至有时在教会内遇到的困难,但是无论前者或后者都只是轻描淡写而已,因为这些困难在满有恩宠的生命和圣神的德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伯多禄和若望在被当权者拘捕并被关押一夜后获释回家。当许多人听了两位宗徒的说话并亲眼见证一个奇迹,开始相信耶稣后,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权者审问了伯多禄和若望,又软硬兼施地严令他们不可再发言施教后,由于害怕群众会做什么,不得不让伯多禄和若望获释,因为众人都为了所发生的事而光荣天主(宗4:21)。当二宗徒回来时,那个初期的基督徒团体也许担心迫在眉睫的迫害,决定一起用圣咏第二篇的一节祈祷。圣经告诉我们:「他们祈祷后,他们聚集的地方震动起来,众人都充满了圣神,大胆地宣讲天主的真道(宗4:31)。」

在阅读宗徒大事录时,我们发现所有使徒工作的推动力就是祈祷。一个祈祷的人「实在会体验到耶稣的临在,并会被圣神感动。那些初期教会团体的成员都感觉到他们与耶稣相遇的故事并没有在祂升天的那刻就完结了,而是在他们自己的生命中延续。在覆述主的言行,并藉由祈祷来与祂共融合一时,一切都又活化起来。祈祷给人注入光明和温暖:圣神的恩赐给他们赋予了热情。」[1]

我们透过圣洗圣事在基督内重生

今天弥撒的福音则邀请我们在时空中后退一步。我们读到耶稣与尼苛德摩的对话。在对话中,我主邀请他「重生」。与那些领受了圣洗的恩宠并经验过圣神的助佑的初期基督徒有所不同的是,尼苛德摩发觉很难理解耶稣的话。尼苛德摩是一位敬仰基督而又有影响力的犹太人。他认为任何一个能够行这些奇迹的人都必然是一个属于天主的人。尽管他晚上去找耶稣,以免被人看见他与一个这样富争议性的师傅在一起,他还是恭敬而真诚地称呼祂。耶稣的说话很快便将话题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人除非由水和圣神而生,不能进天主的国(若3:5)。」

像初期的基督徒一样,我们也是新的男女,通过圣洗而重生——「由上而生」。正如圣施礼华所说:「在洗礼中,天主圣父已拥有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加入基督的生命,和派遣圣神给我们。」[2] 这件圣事赋予我们成为天主的儿女的极大尊荣,并蒙召成圣,简单来说就是「神圣父子关系的满全」[3]。因此,圣德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它不只是追求道德上的完美。相反,它意味着渴望把天主倾注了入我们内的恩宠生命能够真正地成为我们整个存在的泉源——以一颗更像圣子的心,去更满盈地分享圣子的情操。

随着圣洗,一场奇妙的历程开始了,一场爱的历程,一个不仅是新的,而且是我主要在圣神的神奇气息下不断更新的生命。「借着圣神,圣洗使我们浸没在主的死亡和复活中,在圣洗池中淹没那使我们与天主分离的罪恶所支配的『旧』人,让我们在耶稣内重生成为一个新人。我肯定,相当确定,我们都记得自己的出生日期。但如果我们庆祝生日,为什么不庆祝——或者至少记住——重生之日。它是另一个生日:我们重生的一日。」[4]

圣洗圣事与在圣神内的生活

「我们大多数人由父母处继承了天主教的信仰,又因着天主的恩宠在婴孩时受洗,由那时开始,超性的生命就在我们的灵魂内开始了。但我们必须终生不断,每天都更新我们要爱主在万有之上的决心。」[5] 圣施礼华在这里强调我们基督徒圣召的一个基本特征:随时准备以更新了的信德去迎接天主的恩宠,以扩阔我们内心自由的温顺去跟从圣神的启示。

我们源于圣洗的圣召给我们引入一种「活力」,让我们在圣神的推动下生活。我们对天主忠信的特征并不是惰性和单调,而是历久常新的、源于自由与爱的回应。圣施礼华说:「人在自我奉献、自我臣服那一刻,爱就被自由所更新,而这更新正意味永远年轻、慷慨,可拥有更高的理想,而作出更大的牺牲。」[6] 教宗本笃十六世也强调:「圣洗的恩赐是何等伟大啊!假如我们能够充分地顾及到这一点,我们的生命就会变成一个持续不断的『感谢你』。对于基督徒父母来说,看到了一个新生命通过他们的爱情而诞生之后,又带这个儿子或女儿来到洗礼池前,看到孩子在教会的胎中重生,获得永恒的生命,是多么的快乐啊!」[7]

虽然我们很多人都记不起像耶稣对尼苛德摩所说的,我们「重生」的那一天,但是我们总可以在假想和在祈祷时想起它。而我们可以感谢天主和那些天主利用了其信德去把我们融入基督生命里的人。圣母玛利亚的一生,从天使报喜那一刻的顺从起——「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直到她默默顺从地侍立在十字架下,是我们的一个典范,表明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信实地,以那不断更新的、对天主恩宠的顺服来回应她的圣召。

[1] 教宗方济各,2020年11月25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

[2]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28

[3] 圣施礼华,1945年2月2日的书信,8

[4] 教宗方济各,2018年4月11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

[5]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7

[6] 同上,31

[7]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1月11日三钟经前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