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二):默观基督的生活主页

节录自载於《基督刚经过》书中,圣施礼华於1967年3月26日复活节主日题为《基督临在於基督徒内》的讲道

耶稣——基督徒生活的根基

我要简略的提醒你们,基督今天以什麽方式生活。「耶稣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样。」[1] 基督徒生活的基础,即在於此。如果我们尝试观望四周,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不难看到进步与发展。科学促进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今日技术比往昔更有效地控制大自然,助人实现推进文化,团结,物质福利达到更高水平的梦想。

但也有人并不持这种乐观态度。他们告诫我们,人类仍然遭受着不公义与峰火战乱之害,甚至比往昔有过之而无不及。倒也言之有理,不无灼见。然而,我宁愿超越并摆脱这些不同的看法,著眼於宗教範畴内的一项真理:即人依然是人,天主依然是天主。在这一範畴内,进步已到顶峰。这顶峰即是基督:祂是开端(Alpha),也是终结(Omega);祂是祂是万物的元始,也是万物的终末。[2]

在精神生活方面,不会再有新纪元出现。在基督内,一切皆已大功告成,功德圆满。基督曾经死亡,并已复活,且永远生活,与我们同在。但我们必须藉信德与祂结合为一,让祂的生命在我们的生命中呈现闪耀,使每一基督徒,不仅是另一基督Alter Christus,而且即是基督其人Ipse Christus

圣保禄赠与厄弗所的基督徒一句座右铭:Instaurare Omnia in Christo[3]:万有总归於基督元首。「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4] 藉其降生成人,藉其在纳匝肋的劳工,藉其在犹太及加里肋亚地区的讲道和奇蹟,藉其死於十字架上,藉其复活,基督成为宇宙的中心,万物的首生者与上主。

我们基督徒的使命,即在於藉自己的言行,宣扬基督的王国。我主要各行各业的善男信女,都成为祂的亲属。对有些人,祂召唤他们脱离社会,摆脱俗务,使之成为众人的榜样,提醒世界天主的临在存在。对另一些人,祂则委以司铎服务的重任。但祂要绝大多数的人,留在世俗社会中,在工厂、实验室、农莊、商业、都市的大街小巷、山区的羊肠小道、在各自岗位上,各尽其责。

我常爱联想基督与两位厄玛乌门徒回家途中的谈话。当祂在路上走时,遇到他们两人,垂头丧气,几乎绝望,开始感到人生失去了意义。基督瞭解他们的悲伤,洞察他们的心事,遂把存在祂自己内的生命,传给他们。

当他们走近村莊时,祂佯装继续赶路,但那两位门徒拦住祂,硬是挽留祂一起歇下。当祂在席上擘开麵饼的一瞬间,他们恍然认出祂来,喊道:原来是我主与我们同在!「当衪在路上与我们谈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不是火热的吗﹖」[5] 每一个基督徒都应使基督临在人间,一言一行都应使人藉以觉察「基督的馨香」,[6] 使人能从门徒身上认出「师傅」的脸容。

基督徒深知藉圣洗圣事,他已插植於基督奥体;藉坚振圣事,他已领受神力,为基督而战,分享基督的君王,先知与司祭之职,回应在世界工作的召叫;藉圣体圣事——这爱与合一的圣事——他同基督徒结合成一体。因此,一如基督,他应当为他人而生活,博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实则博爱全人类。

信德帮助我们认识基督即是天主,告訢我们祂即是救世主,引导我们向祂看齐,按照祂的行动而行动。当复活的基督出示伤口给多默宗徒,把他从疑惑中解放出来时,耶稣感歎地说:「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7] 圣大额我略对此评论道:「祂所指的特别是我们,因为我们在精神上拥有的,在肉体上并没有看到。祂所指的是我们,只要我们的行为符合信德,只有把信仰的道理付诸实践,才算真有信德。因此,圣保禄就那些信仰止於空谈的人评论道:『这样的人自称认识天主,但在行为上却否认天主』(铎1:16)。」[8]

基督即天主这一事实,不能与其赎世者的身份割裂。圣言成人,降临世上,「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 。」[9] 儘管我们有着个人的缺点和局限,我们是另一基督,是基督其人,同样被召拯救人类。我们必须再三聆听祂的万古常新的命令。圣若望这样写道:「可爱的诸位,我给你们写的,不是一条新命令,而是你们从起初领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的道理。另一方面说,我给你们写的也是一条新命令——就是在他和你们身上成为事实的——因为黑暗正在消逝,真光已在照耀,谁说自己在光中,而恼恨自己弟兄,他至今仍是在黑暗中。凡爱自己弟兄的,就是存留在光中,对於他就没有任何绊脚石。」[10]

我主来临,是把和平,福音和生命带给人类,带给弟兄们:不论贫富智愚,一概感受其泽,恩及万众,无一或遗。的确,我们是弟兄,是同一天主圣父的子女。职是之故,天下唯一族,即天主子女之族。四海唯一语,即发自心智,启迪我们认识天主,相互友爱的无言之语。

默观基督的生活

这就是基督之爱。我们人人应当力求加以贯澈於自己的生活。但要成为基督其人,则必须在祂内端正自我。对耶稣生活的精神,只有一个笼统的观念并不够,必须学习祂生活的具体细节,从而学习祂的态度。特别要默观祂的生活,从中吸取力量、光明、安宁、平安。

当你爱某人时,你要瞭解他的生活和性格各方面的情况,以便效法肖似他。因此,我们应默想耶稣的生活。从祂诞生於马槽起,直到祂的死亡与复活。在我司铎生活的早期,我惯常赠送给人福音和耶稣生活之类的书籍。因为我们确实应该加以融会贯通,心领神会,潜移默化。任何时候,不需书籍,只要闭目凝神,便像影剧一般,历历在目,如见其人。这样,我主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便会在我们生活各种境遇中,念兹在兹,亲切鉴临。

这样做,我们便捲入祂的生活,不再只是想到耶稣,追忆其生活的片断,而是完全捲入参与祂的生活,像祂母亲那般,亲密地伴随祂;像当初十‍二位宗徒、圣妇和信众那般,紧紧围绕在祂身畔。

我们若这样做而不退缩,基督的圣言便会深入我们灵魂,真正改变我们。因为「天主的话确实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种双刃的剑还锐利,直穿入灵魂和神魂,关节和骨髓的分离点,且可辨别心中的感觉和思念。」[11]

我们若要引导其他士男淑女到我主那里,自己首先必须拜读福音,默观基督的圣爱。可以从祂苦难的中心事件著手,因为正如祂自己所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12] 然而也可看祂一生的其馀事迹,看祂日常同接触的人们,是怎样酬酢往来的。

为了给人以救恩的讯息,示人以天主的圣爱,真天主亦真人的基督,兼以人性及天主性的方式行事。天主屈尊纡贵,俯就人的水平,甘取人性,唯独无罪。

看到基督甘愿做人,有血有肉,不打折扣,使我无限幸福。想到天主竟胸怀一颗人心进行爱恋,使我歎为观止,感动万分。且让我们从福音中选一些事迹来看一下,先从耶稣同十二位宗徒的关係开始。圣若望宗徒在祂的记述中,投入大量第一手资料。他告诉我们他同基督首次谈话的光景:「『辣彼!你住在那裏?』祂向他们说:『你们来看看罢!』他们於是去了,看了祂住的地方;并且那一天就在祂那里住下了。那时,大约是第十时辰。」[13]

这一席天人之间的对话,彻底改变了若望与安德肋,伯多禄与雅各伯,以及无数人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灵作好了準备,听从耶稣在加里肋亚海滨,向他们所作的权威性的训导。「耶稣沿加里肋亚海行走时,看见了两个兄弟:称为伯多禄的西满,和他的兄弟安德肋,在海裏撒网,他们原是渔夫。祂就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他们立刻捨下网,跟从了祂。」[14]

此後三年之中,耶稣与祂的门徒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对他们有了瞭解,答覆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疑难。祂真不愧为辣比,不愧为教会权威的师傅,不愧为天主派遣的救世主。一天耶稣出去祈祷,门徒们在祂近旁,或许睁大着眼睛看着祂,竭力想弄明白祂在祷告些甚麽。耶稣回来後,他们中有一人说:「『主,请教给我们祈祷,如同若翰教给了他的门徒一样。』耶稣给他们说:『你们祈祷时要说:父啊!愿你的名被尊为圣,…』。」[15]

同样,当宗徒们对首次使命取得的成果大感惊愕,急於向祂彙报工作成绩时,祂以天主的权威和人的爱心迎接他们说:「你们来,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会儿!」[16]

在耶稣世上生活接近结束,即将升天的时候,还发生过类似的一幕:「已经到了早晨,耶稣站在岸上,门徒却没有认出祂是耶稣来。於是耶稣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有些鱼吃吗?』他们回答说:『没有。』耶稣向他们说:『向船右边撒网,就会捕到。』他们便撒下网去,因为鱼太多,竟不能拉上网来。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就对伯多禄说:『是主』。」

天主在岸边等候他们。「当他们上了岸,看见放着一堆炭火,上面放着鱼和饼。耶稣对他们说:『把你们刚纔所打得鱼拿一些来!』西满伯多禄便上去,把网拉上岸来,网裏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虽然这麽多,网却没有破。耶稣向他们说:『你们来吃早饭罢!』门徒中没有一人敢问祂:『你是谁?』因为知道是主。耶稣遂上前拿起饼来,递给他们;也同样拿起鱼来,递给他们。」[17]

耶稣不仅对门徒的小圈子,并且对人人都表现体贴爱护,无微不至,对圣妇们;对犹太公议会议员如尼苛德摩;对税吏如匝凯;对病人和健康的人;对法律讲师和异教徒,对个人或群众,无不一视同仁,关怀备至。

四部福音告诉我们,耶稣无枕首之地,但也告诉我们,祂有许多善良的挚友,只要祂在附近地区,总是热情接祂到家中来住宿。四部福音告訢我们,祂对病人充满同情之心;对无知与犯错的人忧心忡忡;对碰到的伪君子深恶痛绝;对纳匝禄之死,痛哭流涕;对亵渎圣殿的兑币商,义愤填膺;对纳因寡妇丧子之哀,为之心痛。

这一切人情行为,正是天主的行为。「因为是在基督内,真实地住有整个圆满的天主性。」[18] 基督是天主化成的人,是完完全全的真人。通过祂的人性,祂向我们显示了祂的天主性。

缅怀基督人性的温文尔雅,良善仁爱,终生勤劳,为人服务,我们所景仰的不仅是人格品行的典範,而是恍然悟见了天主。基督的一言一行无不具有超越的价值,能揭示天主本性,召唤我们信仰天主的圣爱,祂创造了我们,并要我们亲密分享祂的生命。耶稣在圣史若望为我们记录的长篇祷词中呼籲道:「我将你的名,已显示给那些你由世界中所赐给我的人。他们原属於你,你把他们託给了我,他们也遵守了你的话。现在,他们已知道:凡你赐给我的,都是由你而来的。」[19]

耶稣的待人接物,远超乎言辞或表面仪态。耶稣待人认真挚诚,一心要向人揭示他们生命的神圣意义。耶稣善於从严要求,善於引导我们负起自己的职责。我们若听从祂,祂便会把我们从苟且偷安之中提拔出来,指引我们认识至圣的天主。耶稣深为人的饥饿忧患所感动,但最使祂感动的,莫过於人的懵懂无知。所以「耶稣一下船,看见一大夥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像没有牧人的羊,遂开口教训他们许多事。」[20]

© Fundacion Studium


[1] 希13:8

[2] 默21:6

[3] 弗1:10

[4] 若12:32

[5] 路24:32

[6] 参阅格後2:15

[7] 若20:29

[8] In Evangelia homiliae, 26, 9 (PL 76, 1202)

[9] 参阅弟前2:4

[10] 若一2:7-10

[11] 希4:12

[12] 若15:13

[13] 若1:38-39

[14] 玛4:18-20

[15] 路11:1-2

[16] 谷6:31

[17] 若21:4-13

[18] 哥2:9

[19] 若17:6-7

[20] 谷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