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中心成為一個家(一)

開放、明亮、喜樂的家庭:這是天主所希望的。這篇文章是介紹主業團中心家庭生活的上集。

「我的女兒,難道我不應為你找個安身之處,使你幸福嗎?」(盧3:1)納敖米對兒媳盧德這番深情的話,捕捉到一個人對家的普世渴望,一個由毫無任何條件或私心的、由親情關係編織而成的地方。是個讓人感到被愛、被呵護、被理解的地方,一個讓人重新獲得力量的地方。聖施禮華是這麼看待家庭的:「每一個基督徒家庭,應是一個平安與恬靜的處所。在那裡儘管免不了會有日常生活的煩惱,然而,一份深刻誠懇的摯愛之情應佔首先、統領的地位。與此摯愛之情的氛圍同時並存的,還有一種因實踐力行的真信德所帶來的根深柢固的寧靜。」[1]

希伯來文bayit的意思是房屋或建築,在聖經中也用來指家族。例如,「雅各伯家」(參耶2:4)和「依撒格家」(參亞7:16)指的就是那些聖祖的朝代。在現代語言中,通常「住所」表達的是個屬於家的概念。當我們說一個人是來自某個特定的住所時,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實際的位置;還代表著穩定、無條件和無私的關係,這種關係賦予我們在個人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他們知道,在那住所裡,他們有著庇護所和無條件的愛;他們被愛,僅只因為他們是那住所的一部分。

就像一個家

屬於某個家是一個人身份的一面。在主業團裡,我們都知道自己是個「大家庭中」(教會)的一部分。[2] 聖施禮華寫道:「我們每個在主業團中的人一起形成一個家:我們之所以是一家人,並不是只因我們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我們就像最初的基督徒一樣,一心一意cor unmum et anima una。(宗4:32)在主業團中,無人會感受到冷漠的苦澀。」[3] 因此,我們知道我們的家就是天主的家,我們就是天主的家人,我們所有天主的兒女勢必都聚集在通往最終家園的路上。

雖然我們對天主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一切知之甚少,但祂給了我們一個線索:「會像個家一樣」。在最後晚餐中,耶穌說:「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訴了你們。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為的是我在那裏,你們也在那裏。」(若14:1-3)因而我們開始在今生的家園為那許諾做準備,每天收集一些建造家園的材料:愛與共融。在今生建立一個家並非是個可有可無的前奏,而是一個必要的準備,以便我們有一天能與天主和蒙福的人完全共融。當然,我們也真有可能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不但不接受這份禮物,而且還毀壞我們對愛的準備。[4]

我們從小在家裡就學習了愛的無償性,這有助於我們理解天主之愛的浩瀚。聖施禮華經常強調人性與神性的愛之間的相互聯繫:「熱愛我主,瘋狂地愛祂。因為,如果家裡有愛─當有愛的時候─我敢說,不需要去作決策。我的父母,也想想你們的父母,無需做出愛我的決策:他們透過每日的生活細節,無拘無束地向我表露他們的溫柔。懷著同樣的心,我們能夠也應該熱愛天主。」[5]

由於上述的原因,上主賦予主業團的福傳使命裡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建立一個家。真福歐華路寫道:「這種家庭精神對我們是這麼重要,以至於我的每個子女都始終要懷有這種情懷;且不斷滋長,以至於在我們身上和周圍都能立刻感受到,使我們無論身處何地都有在那兒營造家庭氛圍的可能性。」[6] 身為天主兒女大家庭的一員,營造這種家庭氛圍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一種新的願景,這種愛的途徑能讓心靈做好準備,迎接天主成為萬有、無所不在的那一天。(參格前12:12)

「我們的家」監督在一封牧函中告訴我們,「需要是『明亮與喜樂』開放的家園,勢必歡迎大家都能參與其中,即使是那些可能缺乏家庭溫暖的人。」[7] 這就是supernumeraries、associates及主業團中心的家。這篇文章分為上下兩集,旨在為緬懷中心的家庭生活時提供見解。其實,這裡所述的一切,也適用於任何的家庭生活。

透過自由、活在當下,因為天主希望我們這樣做

營造家庭的方式很多,但有一些共同點。首先,一個家或一個家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它們始終只是個途徑,在不斷修建的過程中。前面提到希伯來文的bayit源自banah,意思是「建造」。一個家總是在修建之中,不僅因為會受到外界環境和家庭成員局限性的影響,更會因成員彼此間的照顧和關愛而產生正面的影響。換句話說,儲藏室裡只儲存能養家的營養食物。儘管「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童年時代還住在父母家中的回憶,可以『拯救』一個人。」[8] 然而,一個家庭千萬不能僅靠回憶度日。

如果家庭裡沒有能透過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而更新自我、與日成長,那麼,家庭可能只有維持表面上的健全,但實際上卻僅是幾個孤立個體的集合體而已。也許在過去,這些個體對彼此是具有意義的,然而現在卻只能靠著對家庭一些模糊的敬畏之情維繫在一起。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漸行漸遠的緩慢過程,往往是出於人際關係中個人主義的滋長,這種態度導致我們忽略了共享的價值。這樣,家庭就會停止自我更新,陷入不過只是定期群聚的機械模式,變得不再有生命力,因此也就無法滋養精神。這樣的家庭生活,最終就會變得呆版、可預期的,並成為每個成員的負擔。

健全的家庭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健全並不意味著沒有任何問題:誠如我們今生永遠不會達到完滿聖德的境界;世上除了納匝肋的家之外(我們多渴望成為它的「一個小角落」),沒有一個家能夠在到達天堂之前,趨於圓滿的。家裡面這種慢性和脆弱的本質召喚著我們,每天要盡點力氣去保存家裡的活力,就像火必須維持著熱力一樣;這也就是西方「壁爐和家」一語的出處。這份努力可被視為我們對耶穌關於祂自己的話的回應:「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瑪8:20)弔詭的是,大家雖然都把家看成一個休息落腳的地方,然而往往忽略,那個家是要靠其成員的警惕之心來保持它的活力的。

家庭生活的這種機動特性導致了第二個特點:家是建造在個人的自由上面的。家庭的定義不僅是同居、一起過日子,而是以同樣的愛心生活、共融在一起。家庭中的每一份子每一天都要以其獨特的、個人的、不可取代的貢獻精神來建設家庭。「這樣就營造了一種手足之情的氛圍,我們身置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加強了彼此的情感,並且團結一致,在邁向永生的旅程裡,能體驗出我主向我們承諾的百倍賞報。(參瑪19:29)」[9] 在一個家庭中,存有著自由意志的共融,因為大家都懷有保持家庭活力的共同意願。此外,還是一種智慧的共融,因為大家對正在建設的家園要具有共識。通常有必要明確的指出,透過每個人的自由行動或不行動;正在建設什麼,或可能破壞什麼,或留下什麼沒有建設的。

第三個特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信靠著「因為天主希望我們這樣做」而建立的。在主業團,這個建立家園的基礎在於天主的邀請,和個人自由意志決定是否要回應。建立家園是天主賦予我們使命的一部分。工作固然是我們成聖的「鉸鏈」,但它還有一個更深層、更全面的目的:我們對天主父子關係的認識,這是我們整個靈修生活的基礎。作為天主的真正兒女,我們是祂家庭的一員。我們隸屬於祂的家和祂的家人,因此「如果我們努力彼此相愛、體諒、寬恕和服務,我們也能通過四海之內皆是兄弟姊妹,為所有信徒和全人類的團結做出非常直接的貢獻。」[10]

因此,家庭生活決不是附加品:而是每個人蒙召成為基督的弟兄姐妹的基本因素之一。從我們如何對待天主所選擇與我們共享家園的人,即可說明我們對天主召喚的回應。聖施禮華明確的警告我們,即使有「聖德」卻不甘願去冒向人敞開的風險;即使是那些儘管在不同的戰線上掙扎,但自己最終不得不承認:「你或許未必是個好兒子、好兄弟、好同伴、好朋友、好同事。而且,如果你對你的『聖德』的愛,態度不端正的話,你還會多嫉善妒。你在許多『個人』細節上自認作了些『犧牲』,其實,你依戀你自己,究底依戀你個人。在你的心靈深處,你既不為天主,也不為他人,而只是為你自己而生活。」[11]

這些話與天使對厄弗所教會所說的話如出一轍;「我知道你的作為、你的苦勞和你的堅忍;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並且你也曾查驗出那些自稱為宗徒而實非宗徒的人,發現他們是撒謊的人;也知道你有堅忍,為了我的名字受了苦,而毫不厭倦。可是,我有反對你的一條,就是你拋棄了你起初的愛德。」(默2:2-4)天父也讓我們反思這種危險:「如果有時你覺得家庭生活很煩累,不妨坦誠地尋找造成這種疲憊的原因,以便補救它。考慮一下,是否僅僅是因為物質條件的短缺,還是照顧有需要的人時過分勞累;或是由於本身感情的降溫。」[12]

因此,家庭生活並不只是在我們有較多時間、假期,或工作量較輕的特殊時刻才能活出來。相反,緊張的工作可以為健全的家庭生活製造條件。在這方面,我們的父親寫道:「天主的兒女在他的工作中學會做為好的工具,就像學會呼吸一樣自然。因為我們不但阻止那些條件,反而,鼓勵在不可避免的職業衝突中,加入與同事們的奮力一搏……開闢出自己的人生道路,況且這種衝突能消除驕傲、天真和經驗的缺乏。」[13] 因此,在職業生活的嚴酷考驗,經過祈禱的調和,及與他人微妙的友愛關係的軟化,是一個人對家庭生活做出個人貢獻最自然的方式。

這種微妙而強烈的友愛,往往會增強自我奉獻的決心。是的,我們對彼此的愛能喚醒人們心中最初的疑問。耶穌對祂的宗徒說:「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5)從第一代的基督徒開始,儘管他們必須面對無數的困難和內部的衝突,但當其他人看到他們就說:「看他們彼此是多麼的相愛!」[14] 我們的福傳努力必須透過這一點來付諸實行;它不是一種策略或牧民的計畫,而是對福音真正的忠誠體現。

[1]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22

[2]教宗方濟各《致辭》2019年6月

[3]聖施禮華《信函11》23

[4]參教宗本篤十六世《我們的得救在於希望》45

[5]聖施禮華《鍊爐》503。另見《基督剛經過》142和155

[6]真福歐華路《信函》1-XII-1985,《家書I》204(AGP,圖書館,P17

[7]范康仁蒙席《牧函》16-II-2023,16

[8]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Bantam Books,translated by Andrew R. MacAndrew,p. 934

[9]范康仁蒙席《牧函》16-II-2023,6

[10]同上,16

[11]聖施禮華《犁痕》739

[12]范康仁蒙席《牧函》16-II-2023,15

[13]聖施禮華《信函27》73

[14]戴都良《護教學》39(P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