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5月31日,聖母訪親慶日

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在聖母探訪表親依撒伯爾這慶日做祈禱的反思。

向他人開放的生活
聖母瑪利亞,信德的導師
歌頌天主的各種奇妙


向他人開放的生活

「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路1:39)總領天使加俾額爾剛剛報喜了。臨走前,他向瑪利亞透露,她的表親依撒伯爾雖已年邁,卻懷了身孕,「因為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路1:37)不久之後,聖母以一個把一切事情完全交托在天主手中的人的心情,決定「急速」出發去陪伴她的表親。

聖母瑪利亞是在一個特殊的情況下踏上這次旅程的。她剛剛才得知自己將會成為默西亞的母親。她看起來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像其他女孩一樣,居住在加里肋亞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似乎更合乎邏輯的,是專注於剛剛發生的事情和未來面臨的挑戰,如若瑟會說什麼,她的父母、其他親人和其他鎮民的反應會怎樣等。然而她那充滿聖寵的靈魂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自從她對天主說「是」──「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之後,聖母瑪利亞每一個行動都是受到聖神的啟示而發的。於是她趕緊出發到山區去。她想向她的表親提供幫助和關懷。也許她也想與這個唯一理解天主正在行使的某些奇妙事蹟的人交談,好能與她分享自己的快樂。

同樣,如果我們留意聖神的感召,我們的基督徒生活也會更加向他人開放。我們在美德上成長所付出的努力不會以我們自己為中心,而是與手足情誼和使徒工作密不可分。同樣,我們在祈禱中與主的親密關係會引導我們以更細緻的方式在每個人身上實踐愛德。「一旦接受了這精神的感召,我們的祈禱,表面上似乎仍從個人利益出發,但到最後,還是會歸結於為眾人服務。只要我們讓聖母手拉着手引導我們,她便會使我們逐步深入地領會全人類都是我們的兄弟,因為我們都是天主的子女。」[1]

聖母瑪利亞,信德的導師

聖母抵達艾殷卡陵,就是洗者若翰將要出生的村落。「她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就給依撒伯爾請安。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請安,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依撒伯爾遂充滿了聖神。」(路1:40-41)這是我們第一次在福音中讀到聖母瑪利亞在她聖子的救贖工作中的密切連繫。她在匝加利亞的家出現,成為了一條天主神恩的管道。她把基督帶到那所房子,正如我們蒙召透過我們的信德去為他人所做的那樣。聖施禮華說:「若我們向聖母認同並仿傚她的美德,通過恩寵,就能使許多靈魂活出基督,這樣,他們也會因聖神的行動,認同基督。」[2]

依撒伯爾透過護慰者聖神的行動而充滿了超性的喜悅。她無法抑制自己的歡樂而讚頌:「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1:45)這句說話邀請我們專注於聖母瑪利亞的信德,視她為這個德行的導師,並請求她幫助我們憑著信德來生活。如此,我們將能夠認知到耶穌臨在於我們自己的生命中,並且確信對於那些與祂並肩努力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耶穌基督給我們定下一個條件:我們要靠信德生活,這樣,我們也可以移山,需要移走許多東西……太多的世物及心中的障礙,阻擋我們獲得聖寵!」[3] 今天,我們可以祈求聖母使我們有一個偉大的信德,一個不會被任何障礙嚇倒的信德。「母親,求妳扶助我們的信德!求妳開啟我們的耳朵,讓我們聆聽天主的言語,認出天主的聲音和召叫。求妳激發我們熱心追隨祂,讓我們離開家鄉,領受祂的許諾。」[4]

歌頌天主的各種奇妙

聖母瑪利亞聽到她表親的說話卻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唱出一篇讚美天主的頌歌:聖母讚主曲。聖母以天主的雙眼來看自己。她知道自己被祂看顧著和愛著,並且懷著極大的感激之情認識到,天主揀選了她,純粹是祂的恩寵的作為。她憑著天主的光照而確認自己的卑微,且心中充滿喜樂,就是我們在今天慶日的彌撒禮儀中看到的喜樂。

聖母瑪利亞那謙卑而歡騰的讚歌為了我們而表達出天主的慷慨、親切和溫馨。同樣,索福尼亞先知也強調天主慈父般的關懷:「上主你的天主,在你中間,祂是一位施救的勇士,祂必為你喜不自勝,對你重溫祂的愛情,且因你歡躍喜樂。」(索3:17)「天主關懷祂創造的萬物,無微不至。祂關懷你和我的一切。祂用名字,召喚我們每一個人。信德使我們對此深信無疑,使我們能用新觀點去看周圍的一切事物。所以,表面上原封不動的萬物,實質上已迥然不同,它們全都變成了天主聖愛的體現。」[5]

我們培養這種態度,會使自己常常因祂賜給我們的一切而感恩。我們會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美好事物視為天主的恩賜。而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需要改善的事情,會使我們變得謙卑和信賴天主的恩寵,這恩寵總是伴隨著我們並支撑著我們所作的個人努力。然後,我們可以和聖母瑪利亞一起讚頌:「我的靈魂頌揚上主,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我的救主,因為祂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路1:45-46)

[1]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45

[2]聖施禮華,《天主之友》,281

[3]聖施禮華,《天主之友》,203

[4]教宗方濟各,《信德之光》通諭,60

[5]聖施禮華,《基督剛經過》,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