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不同信仰者搭建橋樑,絕不可攻擊他們

聖保祿宗徒在雅典阿勒約帕哥“給未識之神”祭壇前的異教徒宣講,以信德而非仇視的目光注視異教世界,我們也應像他那樣與無信仰者或不同於我們信仰的人建立橋樑。

教宗方濟各11月6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大約有1萬2千名朝聖信友在場參加。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省思了聖保祿宗徒在雅典阿勒約帕哥的宣講(參閲:宗十七22-34),邀請基督徒與無信仰者或其它宗教的信徒搭建橋樑。

教宗指出,保祿來到雅典,見城裡滿是偶像,心中很是悲憤。但與異教的“接觸”非但令他逃避,反而推動他與異教文化建立對話的橋樑。的確,保祿來到最具意義的場所:猶太會堂、街市和從事政治-文化生活的阿勒約帕哥。他不自閉,而是會晤所有人,包括伊壁鴆魯派和斯多噶派以及許多其他的人。“他沒有以仇視,而是以信仰的目光看待雅典和異教世界”。

“今天,我們也要祈求聖神教導我們與文化,與無信仰者或不同於我們信仰的人搭建橋樑。要永遠搭橋,永遠伸出手來,切莫有任何攻擊行為。我們要祈求聖神賜予我們能力,好能將基督信仰慎重地融入當地文化,以默觀的目光注視那些不認識基督的人,讓愛也能溫暖最冷漠的心房。”

教宗表示,保祿的態度令我們反思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城市,詢問自己是以冷漠和鄙視的心態,還是憑著信德的目光“在衆生當中認出天主的子女”。教宗說:“保祿所選擇的目光激勵他在福音與異教世界之間打開一條通道,在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場所之一阿勒約帕哥樹立了將信仰訊息本地化的傑出榜樣,向朝拜偶像的人宣講耶穌基督。他在宣講時不攻擊他們,而是使自己成為‘搭橋的人’。”

保祿在城中看到一座沒有任何圖像的祭壇,上面只寫著“給未識之神”。他便以此為切入點,向衆人表明“天主離我們並不遠”,“我就將你們所敬拜而不認識的這一位,傳告給你們”。保祿從《聖經》中啓示的天主談到天主的救贖和審判,即基督的訊息,表明在造物主與人所建築的殿宇之間有著天壤之別。教宗引用本篤十六世的有關教導,強調保祿所宣講的是“人們不認識,卻能體驗到的那一位”。

教宗最後表示,保祿的宣講近乎“初傳”,邀請人們悔改。他的話語令衆人驚奇,卻也遇到一個障礙,因為“基督的死亡與復活”似乎是個“絆腳石”(格前一23),引起譏笑和譏諷。保祿於是離開他們,他的嘗試似乎失敗了。不過,也有人向信仰敞開了心門,例如阿勒約帕哥的成員狄約尼削,和一個名叫達瑪黎的婦人。最終,福音也藉由這兩個人的聲音在雅典生根和傳揚。

(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