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穗禾學社」有感

以往在校隱約得聞「穗禾學社」之名,可惜無緣訪尋。

穿過大圍的鬧市煩囂,轉過巷尾一角,一幢遺世的華廈挺立在眼前。嶺南式建築,紅頂、灰磚、白牆,外圍翠竹點綴。一襲古風撲面而來,讓我回想昔日虎地翻書學藝的日子,倍感親切。以往在校隱約得聞「穗禾學社」之名,可惜無緣訪尋。直至求學七年、執教九年之後,終在今年初才有緣見識。

祥和之感油然而生

剛進學社,彷佛撞進世外桃源。廳堂氣派,玻璃天花採光入室,彷佛聖光乍現,祥和之感油然而生。我們坐在會客室,聽師兄弟們論道分享。三言兩語之間,在校共事劍拔弩張之感隨之消散。就算是平時不常打招呼的同事,也不自覺敞開心扉。不論交流教學心得,還是閒話家常,都會多一點包容,少一點拘謹。談得興起之處,或是滿堂鬨笑,或是舉杯同飲,一切煩惱煙消雲散。同場都是德高望重的師長和同門師兄弟,我倍感自在。在穗禾學社祥和的氛圍下,我發掘到古肅的師長談笑風生的一面。

忽然,有幾位年輕、熟悉的臉孔撞進來。他們都是學生,有些更在我班上。為何他們在此?原來樓上是自修室,他們都是來溫習的。登上二樓,又是另一光景。沒有玻璃採光,更有窗廉遮光。深棕色的木牆之中,掛牆燈散發幽幽的黃光。左首有個小禮堂,定時舉行彌撒,開放給信眾祈禱靜修,莊嚴而肅穆;右首便是自修室,供學生溫書自習,研討學術。自修室的牆壁,皆是書櫃。規模雖小,藏書甚豐。不論金庸的武俠小說,就連《四書集解》、《老莊集解》都有。我嘗試尋找施禮華神父的靈修心得《道路》而不獲,略感可惜。

人有信仰是好事

三樓是天台。我們搬凳鋪檯,準備食物。眾人彷佛有了默契,各人有各人的崗位,分工合作得天衣無縫。這種默契彷佛有種無型的及引力,讓人不自覺參與其中,玉成一場盛大宴會。有人洗菜,有人煮食,有人斟酒,有人分派食物。間中一兩個學生湊湊熱鬧。當天春和景明,在和風吹拂之下,師生把杯言歡,不分彼此,樂也融融。

人有信仰是好事,若將信仰實行於日常生活之中,實屬美談。平時沐浴在此祥和聖光之中,克己復禮,自習靈修;夜晚則三五同道圍爐研討;節日則與眾同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此等生活,不是儒家之孔子、主業團之施禮華神父所提倡的嗎?

施禮華與孔子

遙想昔日初中時,有幸到羅馬見證施禮華封聖之盛事。當年在梵蒂岡聖伯多碌廣場,放目四顧,盡是黑壓壓的信眾。就算事隔半世紀,大家都感念施禮華師父的貢獻:在硝煙四散的西班牙內戰之下,反教權、反聖職主義蓆捲全國。施禮華師父就算四處流徙,仍履行聖職。以天主使命為己任,將生活與耶穌同行,一步一足印,終生刻苦而貢獻豐盛。施禮華師父的言行,與孔子受困於陳蔡仍弦歌不絕、孟子在亂世中勸國君行王政等壯舉,不是一脈相承嗎?相比起開口閉口「聖化工作」、一味高高在上地批判的法利賽人之輩,我更嚮往、追求這種有覺悟的生活。

疫症下停課無期,穗禾學社一如塵世中的桃花源。我應本屆公開試考生之邀,一星期一會,總覽三年知識,練習考試技巧,直至開考為止。穿過大圍的鬧市煩囂,轉過巷尾一角,在我看來,已不是一幢遺世的華廈,而是一份繼往開來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