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神降臨節(二):天主的堅強與人類的軟弱

節錄自載於《基督剛經過》書中,聖施禮華於1969年5月27日聖神降臨節題為《偉大的陌生者》的講道。

天主的堅強與人類的軟弱

「並非上主的手短小。」[1] 天主今天的威能並不比以往薄弱;祂愛人的真誠也並沒有減退。我們的信德教導我們整個受造的世界,地球和其他天體的運行,古往今來的一切善行善功,簡而言之,宇宙萬物,都是來自天主,並歸向天主的。

聖神的行動很容易為人忽略,因為天主沒有把祂的計劃顯示給我們,加上人的罪過,遮掩了天主的恩寵。但是信德提醒我們,天主不斷地在行動。祂不僅創造了我們,而且維持我們的存在,又藉着祂的恩寵,引領一切受造物奔向天主子女光榮的自由。[2]

因此,教會傳統把我們對聖神應有的態度,濃縮成一個觀念:順從。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留意認出聖神在我們身上,在我們周圍和我們的工作中,賜給我們的恩惠。使我們心靈所生的愛慕和決定,和其他受祂的感召而發起的運動和機構。聖神在世界上實行天主的工作。正如一首禮儀歌詠所寫的,祂是恩寵之施惠者,心靈之光,靈魂之客,勞者之息,憂者之慰。如果沒有祂的助佑,人就失去了高貴與單純的人性,因為就是祂,滌除污濁,治療病痛,灼熱冰冷,修正歪曲,領人駛向救贖和永福的港口。[3]

但是,我們對聖神的信德必須是完全和整體的,模糊的相信祂存在於世是不夠的,而要感激地接受祂賜給我們特恩的事實與標記。上主對我們宣說,當真理之神到來時,「祂要光榮我,因為祂要把由我所領受的,傳告給你們。」[4] 天主聖神就是基督所派遣來的聖神,為了在我們身上履行耶穌在世時給我們贏得的聖化工作。

因此,如果對基督,和祂的教訓、聖事、教會沒有信德,也就很難對聖神產生信德。一個人,除非他愛護信賴教會,他便無法依照他的信仰而行動,或真正地相信聖神。倘若他只一味地指責某些代表教會人的缺失和無能,純粹以旁觀者的態度冷淡地批評教會,好像自己不是教會的子女一樣,他就不是一個首尾一貫的基督徒。進一步,我們要仔細考慮一下,當神父在祭台上重新奉獻加爾瓦略山上的彌撒聖祭時,護慰者沛然降臨,有極大的重要性。

我們基督徒雖身為瓦器,卻裝有偉大的聖寵寶藏。[5] 天主將祂的恩典交託給人類薄弱易碎的自由。我們可以肯定上主大能對我們的幫助,可是由於人性的七情六慾,好逸惡勞的陋習,加上驕傲,使我們時常拒絕祂的聖寵而陷於罪惡。已經有廿五年了,當我唸信經,宣認自己對教會的神聖淵源的信仰:「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時,我經常都習慣加上一句:「不管其他的一切」。有人問我這一句話的意思,我回答:「不管你的和我的罪過。」

這一切都是事實,但是這並不容許我們任性地對教會作一些庸俗的,缺乏信德的批評。我們不能膚淺地估量某些教會人士或某些基督徒的功過。在教會內最重要的,是天主的行動,而不在於我們如何反應。這就是教會的真諦,基督在我們之中,天主來到人世,為了救贖人類,用啟示的方式召叫我們,用聖寵聖化我們,祂不斷地助佑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奮鬥。

我們可能不輕意信任他人,但我們更不該信任目己,每晚要以一句:我罪(mea culpa)來結束,發一個深切誠懇的懺悔。然而,我們無權懷疑天主,懷疑教會,懷疑她神聖的起源,以及她藉教導和聖事救贖我們的功效,就如同懷疑天主本身一樣,如同不完全相信聖神降臨這回事一樣。

金口聖若望曾經寫道:「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前是沒有修和的。在尚未修和的時候,聖神並沒有被派遣……。聖神的缺席,是天主義怒的一個標記。現在既然你已看見祂被派遣來臨,就不該懷疑修和之存在了。但是,假若有人問:『聖神如今在那裡?當奇蹟出現時,當死者復活,痳瘋患者潔淨時,我們說祂的確臨在。可是現在,我們如何知道祂真的存在呢?』不要擔憂,我可以給你指出,聖神如今仍在我們中間……。」

「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我們不可能會說『耶穌是主』,因為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人能夠稱耶穌為主(格前12:3)。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我們不可能有信心地祈禱,因為在祈禱時,我們說:『我們在天的父』(瑪6:9)。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我們也不可能稱天主為我們的天父,我們怎麼會知道這些事呢?保祿宗徒教訓我們:『為證實你們確實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兒子的聖神,到我們心內喊說:阿爸,父啊!』」(迦4:6)

「當我們呼叫天主聖父時,記着那是聖神在你的靈魂內運作,賜給了你這個祈求。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教會即無智慧之言或知識,因為聖經說:『從聖神蒙受了智慧的言語。』(格前12:8)……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教會根本不可能存在。教會既然存在,聖神的臨在就無法置疑了。」[6]

教會是天主存在世上的一個標記,超越一切人為的缺失和限制;一方面教會有別於她給新約七件聖事所定的意義,另一方面教會本身也可視為天主臨於世上的一個至公聖事。作為一個基督徒,就是要在天主內重生,然後受祂的差遣,到人群中去宣揚救贖的福音。假使我們仍具有堅強和活潑的信德,大膽地把基督介紹給許多人,我們便會親眼見到像宗徒時代所發生的一些奇蹟。

即使在今日,無力仰望上天和默觀天主奇妙作為的瞎子們亦會重新恢復視力。受到情慾束縛而忘卻真愛的跛子,重新獲得了自由。不情願認識天主的聾子重新得到聽覺。不甘願認錯而閉口不言的啞子重新開始說話。被罪惡摧毀了生命的死人重獲新生。我們再一次體驗到,「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種雙刃的劍還銳利」。[7] 與初期的基督徒一樣,當我們默想聖神的大能,又看到祂在祂的受造物的理智和意志內行動而產生的果實時,我們充滿了歡樂。

使人認識基督

在我看來,人生所有的事件,無論發生在個人或歷史上,都是天主向人的召喚,使人能夠面對真理,同時,也讓我們藉着聖寵的能力,以言行去宣揚我們所屬的聖神的良機。[8]

每一世代的基督徒,都需要救贖和聖化他們的時代。為此,他們必須瞭解和分擔同儕們的願望,藉着「語言的神恩」使他們體認到如何配合聖神的工作,享用自耶穌聖心滿溢出來,源源不絕的寶藏。我們基督徒,在今世也被召喚,向我們生活所屬的世界,宣揚歷久而猶新的福音的訊息。

一些論調有欠正確,譬如:現世所有的人不理會不關心信仰涉及人的存在和歸宿的教導,又說現世的人只顧慮世俗的事物,而沒有興趣仰望蒼天。雖然意識狹窄的思想的確不少,它們的支持者也大有人在,而實際上,只要我們客觀地分析一下這個現今時代,我們就可以接觸到不同情操的人:偉大的理想面對卑鄙的心態,勇毅和懦弱,熱誠和沮喪,有人夢想未來的世界更公正、更人性,也有因青年壯志的失敗受到挫折,而閉關自守的,也有人沉溺於錯謬之中找尋安全感。

這所有的男女,無論他們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他們得意或失意時,我們必須帶給他們這個訊息,即聖伯多祿在聖神降臨後的數天,鄭重明確宣佈的訊息:耶穌就是屋角的基石,就是救主,我們生命的希望,「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9]

在聖神的七件神恩中,我認為有一件是我們特別需要的,智慧之恩。它使我們認識天主,因祂的臨在而歡樂,使我們能正確地衡量生命中事物的輕重。倘若我們放眼四周,縱觀世界,和回顧歷史時,我們的信仰總是堅定一致的,我們不會不感受到內心浮起曾充滿耶穌聖心的情操:「祂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10]

基督徒不該忽視在人類中一切的美善,不該低貶正當的娛樂,不熱心參與具高尚信念的工作。相反的,一個真正的信友,應由靈魂深處回應、分享和特別地投入生活中的一切,因為他比任何人更清楚人心靈的底蘊與內涵。

一個基督徒的信仰不會降低他的氣魄,或抑制他靈魂的高尚情操,相反的,信仰使它們生長,並體會它們的真實意義。我們並不是說隨便傾向任何一種快樂,因為我們受天主召喚去深刻探討祂的內在生命,去認知和愛慕天主聖父、聖子和聖神。從而,以愛天主聖三的心愛慕所有的天使和所有世人。

這就是基督信仰的偉大果敢之處,宣揚人性的價值和尊嚴,證實人的受造是為了榮獲天主子女所有的尊嚴,藉着聖寵把我們提昇到超性的境界。如果它不是紮根於救贖的許諾的話,這種果敢是不可思議的。而這許諾,是天主聖父所賜給我們的,且由基督的聖血證實,並經天主聖神的恆久運作的確認。

我們必須按照信仰而生活,在信仰中成長,直到每一個基督徒都堪當一位偉大的東方教會聖師所描繪:「有如透明體受到光的直射時,光芒四射。得到天主聖神的提攜和光照的靈魂也變得神化,能夠把聖寵的光芒帶給他人。聖神使人認識未來的事件,洞察奧秘,瞭解隱藏的真理、賜予的恩典及天國的席位,便與天使對白。從祂那得到永遠的快樂,堅信天主,肖似天主,達到想像中最崇高的境界——變成和天主一樣」。[11]

人性尊嚴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謙遜地體認到聖寵使我們成為天主子女的事實。救贖我們,給我們生命的,並非來自我們的力量,而是天主的恩寵,這個真理永遠不能遺忘,否則我們生命的「天主化」將會本末倒置,而變得武斷自大。遲早有一日,當我們靈魂得面對自己的軟弱和卑賤時,會造成神修生活的崩潰。

聖奧思定自問道:「我敢說『我是神聖的嗎?』如果『神聖』是指我自己修來的聖德,而不需外力使自己成全,那我就是一個妄自尊大的騙子。但是,如果『神聖』是指一個被天主聖化而得成全的人,正如肋未紀中所述的:『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我,上主,是聖的。』如果真是如此,那末,整個基督的奧體,直到住在世界角落裡的最後一個人,都敢在奧體之首之下,異口同聲地說:我是聖的。」[12]

讓我們愛慕天主聖三的第三位,在你心靈深處細聽祂給你的鼓舞或責備,在這世上,你要在充滿了你靈魂的光明中行走。帶給我們希望的天主,會使我們平安滿盈,使望德,藉着聖神的德能,而在我們內心日漸增長。[13]

© Fundacion Studium


[1] 依59:1:Non est abbreviate manus Domini

[2] 參閱羅8:21

[3] 聖神降臨節彌撒抒詠Veni Sancte Spiritus

[4] 若16:14

[5] 參閱格後4:7

[6] 金口聖若望Sermones panegyrici in solemnitates D.N. Jesus Christi, hom. I, De Sancta Pentecoste, n. 3-4 (PG 50, 457)

[7] 希4:12

[8] 參閱路9:55

[9] 宗4:12

[10] 瑪9:36

[11] 聖巴西略De Spiritu Sancto, 9, 23 (PG 32, 110)

[12] 聖奧思定Enarrationes in psalmos, 85, 4 (PL 37, 1084)

[13] 參閱羅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