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人的情感

「基督徒的倫理學並不認為人性的情感是有害的, 反而重視它的發展與引導,因為它在人生的喜樂中扮演著重大角色。」

有一些人性的感受,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不妥,特別是那些會減少,或否認,人性自由的感受。羅馬及希臘的斯多葛派學者們,都強調自我情感管控。許多古代的宗教和東方的思想學派也是如此。 這些學派的教導是,若想了解人的真相(做個真正的自我,「成為你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或壓抑自己的感受。的確,許多充滿智慧的傳統也強調,不羈的感受及欲望,可能會凌駕人的自由。看來前人已從經驗中得知,人心深處有著相互對立,時常自相衝突的力量。

這些傳統又都提及人由慾望所產生的焦躁。它希望理智能遏止人的慾望,使人藉由謹言慎行去達至和平。它相信人能夠藉此找到內心的自由的希望,這自由不是教人各走各路,而是人人該當面對的挑戰。每個人都需要學習自我主宰,以理性為依歸。此後,人們漸漸將此道稱為德性,隨之而來的是喜樂與幸福,和充滿祥和的生活。

心靈的皈依

基督徒的倫理學認為人的情感的亂子是起因於原罪。人心成然能攀至高貴、英勇及聖德, 但是它也有可能倫為卑鄙下流、違反人道的本能。

耶穌強而有力地呼求我們內心和慾望的皈依:「你們一向聽說過:『不可姦淫!』我卻對你們說: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裡姦淫了她。」[1]

耶穌嚴正地要求眾人,將自己的心思慾念由內而外地轉化。僅僅不犯錯、或只遵守言行舉止的外在規範是不夠的。祂要人的心作徹底的轉變:「因為從裡面,從人心裡出來的是些惡念、邪淫、盜竊、兇殺、姦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嫉妒、毀謗、驕傲、愚妄: 這一切惡事,都是從內裡出來的,並且使人污穢。」[2]

基督的教導是對人的內心皈依的恆常呼喚。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3] 祂多麼重視內心的純潔:「你們在人前自充義人,但是,天主知道你們的心。」[4] 違反道德的舉止源於慾念在心裡的不當滋長。因此,正確地管教人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基督徒的倫理學,並不認為人性的情感是有害的, 反而重視它的發展與引導,因為它在人生的喜樂中扮演著重大角色。要適當地引導情感,首先要做心靈淨化的工作。因為人的心靈已經被罪惡所擾亂了,所以要先將心靈改正過來。聖施禮華曾寫道:「主,我不求你拿走我的感受,因為我可以利用它來事奉祢,但求你淬鍊它。」[5]

管教人的情感,必需植基於人性的尊嚴,對人性予以尊重。這是梳理感受最佳的方式,以使人的情感特質更趨成熟。我們獲得幸福與聖德的程度就有賴於在這方面的成效。

感受與德性

每一種人的情感,均能促進某些行為而同時又限制著另些行為。因此,情感能促進或限制生活的心理及心靈層面的健康,亦能促進或限制德性的實踐及價值觀的落實。切記:忌妒、自私、驕傲和懶惰確是某些德性的缺乏,但也是意味著正確地管教情感的缺乏。所以,實踐德性,就是培育人心的教育,反之亦然。

人時常忘記,感受是一種強而有力的人性本質,為善或惡,為促進或限制我們的行為。因此,人可能會疏於鍛練它,也許是由於錯誤地認為感受是陰暗又神祕的,是接近肉體多於理智,幾乎是難以駕馭的。有時,問題出於把感受與情感混為一談,或是因為知道管教感受需要良好的判斷力和恆心,是一件很艱鉅的事,因而卻步不前,以至忽略或甚至沒有意識到培訓人的感受的必要性。

感受塑造著充滿酸甜苦辣的人生。要圓滿一個幸福富足的人生,我們不能忽視感受的重要。「為了追求幸福,你需要的是:一顆戀愛的心,而非舒適輕鬆的生活。」[6] 幸福要求人引導自己的心靈,而這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每一個人都能疏導他的感受。我們不可陷於宿命的心態,認為感受是幾乎無法改善或無法培育的。我們也不應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了一個既定了的方向:是慷慨或妒嫉、是憂鬱或喜悅、是熱情或冷漠、是樂觀或悲觀,猶如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無法改變的。

的確,情感包含與生俱來的,難以掌握的一部份。然而,我們有著能產生深遠影響的家庭、學校、文化和信仰。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依賴天主的恩寵,及個人的努力,去改進、加強自我的品性。

立善表、高要求、多溝通

引導情感時,善表能起很大的作用。從父母身上,孩子學會同情他人的痛苦、諒解他人、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從四周的人中所學習的,和在我們的記憶中生根的,就是這些情感。

不過,僅靠立好榜樣是不夠的。 開朗大方的父母,有時也會有冷淡自私的孩子。父母親立善表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們也要教導孩子怎樣去認清他人的需求,去明白慷慨是多麼的吸引人。此外,父母也應培養孩子怎樣對自己作出要求。如果孩子無法對自己做任何要求,他們很快就會讓懶散和自私的心態去傷害自已情感的成熟。所以,權威和紀律,在教養的過程中都是有決定性的。

除此,良好的溝通,在一個開放的氛圍裡,是不可或缺的。家庭環境應該培養親密感,鼓勵每一個成員能有信心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家人分享,並接受指導。孩子們對表達自己的情感不應該是難於啟齒的,相反,我們要鼓勵他們忠實、熱情地表達自己所遇到的快樂或煩惱。

陶成的力量

介於感受和行為之間,還有重要的一步。譬如說,有時個人內心充滿恐懼,卻也能表現英勇。體驗憎恨,卻也能寬恕。我們的「自由」介於感受和行為的中間。感受如何去被接納,接納後又如何產生行為,在於個人自己的決定。一個決定是否成熟,一方面取決於做決定的當下有沒有以智德來考量,另一方面,也取決於以往的陶成,及在決定的當下,是否有展現出勇德。所以,個人在生命的過程中,都塑造了他自己的「感受的方式」,進一步再形成行為的模式。一個膽小的人,在遇到某些刺激時就產生懼怕。久而久之,每當遇到同樣的刺激時,他的反應就是懼怕,以至逃跑。這種習慣就成為他情感的一部份了。相反地,如果他能克服這種恐懼,往後遇到同樣的情況時,就算他仍會感到恐懼,他仍然會勇敢以對。這就是德性的表現。

歸根究底,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天生的遺傳,也無法扭轉迄今已經接受了的培育,然而,藉著陶成培育、個人努力,和天主的恩寵,我們可以確信每個人都能夠有所改變,並變得更好。

感受與道德教育

教育應著重道德的成長,而非僅止於知識的增長、意志的鍛鍊和感情的穩定。健全的感情教育,應培養人能夠在行善時感到快樂,在作惡時感到難過。我們得幫助年輕人去追求真是值得追求的東西。

我們內心存有使我們傾向於行善的感受,也存有威脅我們的道德生活的感受:「我願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不願意的惡,我卻去作。」[7] 我們應該好好地教育自己的感受,使我們對能夠帶來幸福和諧的事感覺很好,對相反的事則感覺很不好。

初期的基督徒對人性的感受態度是很正面的。聖保祿對斐理伯人說:「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8]天主教教理也強調,將我們的情感投入聖化的奮鬥中。 「人在道德上的完美,不僅在於人為意志所驅使而向善,也靠感性對善的慾望,一如聖詠所說: 『我的心靈以及我的肉身,向生活的天主踴躍歡欣。』」[9]

的確,行善有時候會令人感覺它沒有吸引力。正因如此,我們的感受不是一項永不出錯,也不是一個可靠的道德指引。但這不應使我們輕視感受的力量和影響。我們反而更應致力引導它,使之益於行善,以獲得幸福。譬如說,若我在說謊時感覺不適,在誠懇時感覺舒暢,這會是很有助益的事。若我會因為他人的不信實、自私、懶惰、偏袒而感到難過或煩惱,這些感受比其他任何理由更能使我懂得怎樣防範自己的失足。

有情感作為可靠的指引,活出德性和獲得聖德就會變得更容易。無論如何,就算是一個具有良好成長背景的人,他要行善通常也需要超越自己,有時還得付出很大代價。但是,以善為準的行為總能使人生更加豐富。相反地,選擇惡行就是欺騙自己,使自己最終走向複雜又不幸的生活。人人都被召喚,於此世及死後都過得幸福快樂。 「我每天更加相信天堂的福樂,是為那些懂得如何在世上快樂生活的人。」 [10]

內心的自由

有時,我們將義務視為壓力,將責任比為自由的喪失,因而限制了我們情感的發展。然而,履行責任使我們變得更加完美。 如果我們將責任看做一種親切的呼喚,我們定能開心地擁抱該做的事。我們會逐漸發現,教育情感,能使人盡力將欲念與應盡的本分相互協調,致力向善,並活出幸福圓滿的人生。藉此,我們會獲得更多的自由,因為幸福並不是只做想做的事,令我們拋棄承諾,被欲望牽著走。幸福是渴求去做我們該做的事。

管教情感能引導我們走向正直的道德行為。 我們做好本分,並不是因為規定、壓力,或被迫,而是因為它會帶領我們朝向完滿幸福的人生,去獲得真正的自由。

A. Aguiló

[1] 瑪 5:27-28.

[2] 谷 7:21-23.

[3] 路6:45.

[4] 路 16:15.

[5] 聖施禮華,鍊爐,750.

[6] 聖施禮華,犁痕, 795.

[7] 羅 7:19.

[8] 斐2:5.

[9] 天主教教理,1770.

[10] 聖施禮華,鍊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