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圣心节(二):引人归向基督之爱

节录自载於《基督刚经过》书中,圣施礼华於1966年6月17日耶稣圣心节题为《在基督圣心内寻求和平》的讲道

但是请注意,天主没有说:「为了换取你的心,我将给你一个纯精神的意志。」没有。祂给了我们一颗心,一颗人心,与基督的心一模一样。我并没有一颗心专门爱天主,另一颗心专门爱人。我用同一颗心来爱基督,爱圣父,爱圣神,爱圣母,爱我的父母亲友。我愿不厌其烦永远反覆强调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十足的人性,否则不能分享天主性。

人性的爱,我们在世上经验的爱,只要是真正诚挚的,便会帮助我们嚐到天主圣爱的滋味。我们在天主内享受的爱,以及在天堂上享见「万物之中的万有」[1] 的天主,究竟是怎样的福乐,便可从箇中领略一二。如果我们开始领略天主的爱,便会情不自禁地越来越富有同情心,越来越慷慨大度,越来越全心全意地献身服务。

我们应当施捨自己所领受的,教授自己所学习的。简单平易,不骄不矜,帮助他人分享天主圣爱的知识。当你们执行任务,在社会上工作时,你们人人都可以把各自的职务,转化成真正的服务。你们的工作,应该精益求精,关心他人的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文化方面的先进成果。如此工作,只要动机是忘我无私,捨己为人,充满基督徒生活的精神,便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大有益於整个人类。

通过你们的工作,通过整个人际关係的网络,你们应当展示基督的爱德及其在友谊,谅解,友爱与和平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正如基督遍遊巴勒斯坦「施恩行善」[2],你们也该在家庭,社会,工作岗位,文娱场合,散播和平。这是天国临於你们心中的最好證据。正如圣若望所写的:「我们知道,我们已出死入生了,因为我们爱弟兄们。」[3]

但是,没有人能够实行这种爱,除非先到耶稣圣心这所学校去受教育。我们只要默观瞻仰耶稣圣心,就必能把自己的心从嫉恨冷淡中解放出来。只有如此,我们才会体谅他人的疾苦,并作出基督式的反应。

你们可记得圣路加所描绘的,耶稣到达纳因城的景象吗?[4] 耶稣再一次穿街越巷,迎向人群去会合他们。祂本来可以迳自走过,或是让他们来请祂。但是祂没有这样做。祂迳自采取主动,因为祂被一个寡妇的哀伤所感动。她刚刚丧失了她所有的一切,她的儿子。

圣史解释说耶稣受了感动。甚至像在拉匝肋墓前那样,祂还流了感动的泪。耶稣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对发自挚爱的哀伤无动於衷。看到子女与父母生离死别,祂痛如身受。祂克服死亡,正是为了给予生命,使相爱的人破镜重圆。但在同时,祂要求我们首先接受天主圣爱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天主圣爱,才能激发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基督知道周围的人群对那奇蹟必会肃然起敬,传遍乡里。但祂不愿故作姿态,哗众取宠。祂只是被那妇人的哀伤所感动,情不自禁地前去安慰她。所以祂走上前去,对她说:「不要哭了。」[5] 言外似乎说:「我不要看妳哭。我到世上来是传播喜乐与和平的。」於是接踵而来的便是奇蹟,是基督真天主权能的标誌。但首先来的是祂的同情心,是基督真人仁爱之心的明徵。

我们若不向基督学习,便永远不会懂得爱。如果照某些人的想法,以为要保持心净,保持一颗相称於天主的心,就意味着同人性的爱情「不可混淆,不可受它污染」。只能摆出一付「官样文章的爱德」,乾巴巴的,没有灵魂。但这种爱德绝不是耶稣基督的真爱德。耶稣基督的真爱德富於情感和人情的温暖。这样讲,并不表示我支持某种错误的理论——其实是一种可怜的藉口——把人的心引向背离天主的方向,引向犯罪和死亡的机会。

在今天这庆节,我们该恳求吾主赐予我们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同情他人疾苦的心。唯独有了这样一颗心,我们才能认识世上痛苦疾患的灵膏妙方即是爱,即是爱德。其他所有的处方都无效用,只会遗留无限遗憾与绝望。

我坚持认为如果我们要帮助别人,就必须爱他们,必须用一种以体贴谅解,献身服务,热情友爱和自甘谦和等态度为外衣的爱德来爱他们。这样,我们才会懂得为什麽吾主把全部法律,归纳成那条双重的诫命,其实是二而为一的诫命,即全心全灵爱天主,爱邻人。[6]

你们或许会这样想:有时连基督徒本身,包括你我,还有他人,往往忘记了这份天职最基本的实施。在你们脑海里,或许会呈现那一件件呼吁平反的冤案,那一桩桩横行霸道的暴政,那代代相袭永世不得翻身的压迫。

我无法向你们提出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方案,也没有理由应当这样做。但是,身为耶稣基督的司铎,我有责任提醒你们圣经的教训。请默想一下耶稣亲自描述的公审判的光景:「可咒骂的,离开我,到那给魔鬼和牠的使者预备的永火裏吧!因为我饿了,你们没有给我吃的;我渴了,你们没有给我喝的;我作客,你没有收留我;我赤身露体,你们没有给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监裏,你们没有来探望我。」[7] 一个人或一个社会,面对痛苦与不义而袖手旁观,不予纠正,必离基督圣心的爱情甚远。基督徒有充分自由去寻求并应用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都应当团结於服务人类这个同一愿望中。否则,他们的基督信仰便不是耶稣的教义和生活,便是冒牌货,是自欺而欺天主。

© Fundacion Studium


[1] 格前15:28

[2] 宗10:38

[3] 若一3:14

[4] 路7:11-17

[5] 路7:13

[6] 参阅玛22:40

[7] 玛2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