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受难日(一):基督之死召唤我们度一个真实的基督徒生活

节录自载于《基督刚经过》书中,圣施礼华于1960年4月15日苦难节题为《基督的死亡是基督徒的生命》的讲道

在这个基督信徒传统称为圣週的一星期内,我们再次有机会默想并重温,耶稣在世生命的最後时刻。这几天特有的善功敬礼,无不引人嚮往趋向复活。如圣保禄所说,复活乃是我们信仰的基础 [1]。然而,我们不应仓促急进,以免错过一件极易忽略的直截了当的事实,即我们不可能分享我主的复活,除非先同祂的苦难与死亡结成一体。 [2] 我们若要在圣週结束时,伴随光荣的基督,就必须在祂死於加尔瓦略时,同祂结合,参与祂的全燔祭。

基督慷慨就义的自我祭献,是对罪恶的挑战。儘管罪恶的存在不容否认,我们仍不免难以接受这一现实。罪是邪恶的奥蹟(mysterium iniquitatis),是受造物荒诞难喻的邪恶,受造物骄傲自大,竟起来反对天主。这故事同人类历史一样古旧,始於原祖的堕落,接踵而来的是无休止地腐化堕落,充斥人类的生活,直到今天。最後,还有我们个人的背叛忤逆。要认识罪可恶到什麽程度,信德的真谛是什麽,似乎并不容易。但我们不应忘记,即使在人的情况下,冒犯他人的严重性,往往取决於被冒犯的人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即他有着什麽社会地位与身份。然则,在人冒犯得罪天主的情况下,则是受造的人违抗僭犯造人的天主。

然而,「天主是爱。」 [3] 罪恶所造成的恶意的深堑,已被天主无限之爱的桥樑沟通。天主没有抛弃人类。祂的计划预见到旧约律法的祭祀,不足以弥补我们的罪,不足以重圆破镜。必须有一位身为真天主的真人,挺身而出,甘作自我牺牲,加以挽救弥合。为了帮助我们多少窥测一下这一深不可测的奥蹟,不妨设想天主圣三在无限相爱的交往中共同商议,结果在永恒中决定由天主圣父的独生子,取我们的人性,肩负我们罪恶忧患的重担,而最後被钉死於刑架之上。

基督的整个一生,从诞生於白冷郡起,充满了炽烈的激情,志在实现天主圣父救世的圣旨。在三年传教生活中,祂的门徒同祂朝夕相处,经常听到祂说,祂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祂者的旨意。 [4] 事实的确如此,贯彻始终,直到第一个苦难节下午,祂的血祭大功告成之时,便「低下头,交付了灵魂。」 [5] 宗徒圣若望便是这样描述基督的死亡的。耶稣在人类全部罪恶的重压下,被我们罪孽的暴力与邪恶压得粉身碎骨,死於十字架上。

让我们缅怀追念我主,祂为了爱我们,竟至於从头到脚,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借用一句古代作者的话,虽不能表达全部现实,但比较接近真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基督的躯体是一幅疼痛的肖像。」只见基督伤痕斑斑,肢体破碎,只剩一具毫无生气的屍体,从十字架上卸下,交给了祂的母亲。眼看基督被摧残到这般地步,我们或许会以为祂是彻底惨败了。那些曾追随祂的人群在哪里呢?祂曾宣佈过将来会来临的王国呢?然而,这便是胜利,绝不是失败。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复活;我们即将目睹祂以服从赢得的凯旋。

基督之死召唤我们度一个真实的基督徒生活

我们刚刚重温了加尔瓦略的一幕惨剧。我不揣冒眛,称之为第一台原本的弥撒,由耶稣基督主祭。天主圣父把圣子交给死亡。耶稣,天主唯一圣子,拥抱被判钉死其上的十字架,祂的血祭蒙圣父悦纳。藉此血祭之功,圣神得以灌注於人类。 [6]

这苦难的悲剧,使我们自己的生命与整个人类历史,诣於成全。我们不能视圣週只是一种悼念。圣週意味着默观耶稣基督的奥蹟,把它作为继续在我们灵魂中工作不息的现实。基督徒有义务成为另一基督,成为基督其人(alter Christus, ipse Christus)。藉圣洗圣事,我们都被召成为我们生命的司铎,「通过耶稣基督,奉献中悦天主的属神的祭献。」 [7] 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成为服从天主圣意的表现,从而使真天主亦真人的大司祭的使命,绵延不绝,常存於世。

我们一旦认识这一点,便马上会想到自己的卑劣和过失。但我们不应为此而气馁,不应悲观失望,放弃理想。我主号召我们在我们的现有境况中,分享祂的生命,努力修德成圣。我知道,修德成圣听起来有些空泛。人们大多以为是高不可攀,是灵修神学的一套东西,脱离生活现实,不敢问津。然而初期的基督徒并不这样想。他们常常很自然地彼此以「圣徒」相称,例如:「问候……众圣徒。」 [8]8「我在基督耶稣内问候各位圣徒。」 [9]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加尔瓦略,耶稣已死了,但还不见祂光荣凯旋的迹象。正是大好时机,让我们来省察一下自己:我们究竟是否真正要像基督徒般地生活,是否要成圣。此正其时,让我们利用这机会,发信德克服自己的软弱;信赖天主的大能,决心每天所做的一切,无不浸之於爱。犯罪应使我们痛心疾首。我们要树雄心,立壮志,忠心耿耿,力求真正肖似基督;不惜任何代价,坚持祂授予每一门徒的司铎使命。这使命应鞭策我们勇往直前,成为世界之盐,世界之光。 [10]

因此,在缅怀基督之死的同时,我们自然会以诚恳之心检讨自己的日常生活,并认真对待我们宣誓的信德。圣週不应只是一种「宗教的幕间休息」,不应是从俗务琐事纠缠纷扰的生活中抽出来的片暇。圣週应是加深认识天主圣爱的时机,好使我们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把天主的爱显示给他人。

不过我主对此定下了一些条件。我们不能忽略祂的一个宣言,圣路加为我们作下了纪录:「如果谁来就我,而不恼恨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生命,不能做我的门徒。」 [11] 这可是严厉的话。固然,「恼恨」在汉语中的涵义,并不恰当表达耶稣说的意义,但祂确实用了很强烈的措辞,因为祂的意思并不只是「爱得少些」,就如有些人想冲淡原语的涵义而这般诠释的。这强烈措辞所包含的份量,并不在於暗示一种消极的态度,或者毫无恻隐之心的态度,因为作此严峻措辞的耶稣,正是那命令我们爱人如己的耶稣,正是那为人类而捐躯殒命的耶稣。祂的话无非是表示,在对待爱天主的问题上,绝不能半心半意。基督的话可以译作:「爱得更多,爱得更好。」祂的意思是说自私的或部份的爱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以天主之爱爱人。

这便是关键。耶稣还说,我们必须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这是祂所要求於我们的。我们若是浅薄自私,只顾自己个人的享受,只求他人甚或整个世界围绕着我们的小我旋转,就没有权利自命为基督徒,或以基督的门徒自诩。我们必须真实地交出自我,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动和事实。 [12] 对天主的爱,号召我们背起十字架来,肩负起人性的重担。它导引我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境遇中,执行圣父旨意,执行祂的清晰的仁爱的计划。在我们方才读到的那段福音中,耶稣继续说道:「不论谁,若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门徒。」 [13]

让我们接受天主的圣意,不须畏惧,立定志向按照信德的教导和要求,建立自己的生活。可以断言这样做必会有鬥争,困难和痛苦,但是我们若能真正坚持信德,就绝不会有丧失天主宠爱之感。在悲痛忧苦,甚至诋毁中伤之中,我们会有一种喜乐,敦促我们博爱众人,帮助他人分享我们的超性喜乐。

© Fundacion Studium


[1] 参阅格前15:14

[2] 参阅罗8:17

[3] 若一4:8

[4] 参阅若4:34

[5] 若19:30

[6] 参阅罗3:24;希10:5;若7:39

[7] 伯前2:5

[8] 罗16:15

[9] 斐4:21

[10] 参阅玛5:13-14

[11] 路14:26

[12] 参阅若前(?)3:18

[13] 路14:27